中国教师,我来说两句
从1979年开始当小学民办教师至今,已越30年,这期间教过小学复式班,初中和现在的高中。从我走过的路可以看到,我应该算是积极向上,热爱教书一类的人。我从土砖砌的桌椅教室教到现在的装有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室,可谓亲身经历了中国基础教育30年的巨变,感受非同一般的老师了,自然有些想说的话。但我又是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教圣贤书的那种人,权且叫草根教师吧。我喜欢“肉食者谋之”这句话,认为自己是“食草挤奶”的,多吃草,多产奶就行。还有,许是自悲吧,觉得谈论教学的问题,那是专家学者,是领导层的事,我,一介草民,做好本职工作,本分就行了。因此,一直是只干事,不说话的。
自幼儿园至大学,中国教师的范围很广,写这个题目有哗众取宠的意思。即使都是中学教师,还要分一流二流三流,我应该是在三流学校,即便是三流学校,还要分农村、镇、城市,情况也不一样,所以,我说的情况只能是我所在的,我个人的情况,因此,随便说说而已,没有普遍性,看过之后,一笑了之。
我不想说工作在三流学校的教师多么艰辛,多么神圣,多么伟大,多么光荣,多么自豪,尽管这是事实。我只是想说,老师们平时那么累,为什么还要做那些无聊的事呢?
我想说的是继续教育这件事。
继续教育,终身教育,这是真理。人只要活着,时时都在思考,时时都在学习,没有一个人觉得他的知识够了,没有一个人觉得他的知识不需要更新,这应该是每一个人自觉的行为。但是,你要采取行政措施,把所有人都按照某一尺子量,是否有点多此一举,劳民伤财呢?
每一个参加(当然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参加)继续教育的老师都清楚,期末都要交一大袋子材料,每一个教师更清楚的是,那一袋材料有哪样是真的呢?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胡乱编造,胡乱抄袭的。有一点价值,有一点意义吗?不知上层领导是否清楚这一点。我想多少知道一点的,因为很多领导都是从一线教师提拔上去的。既然知道没有意义,又劳民伤财,为什么还有这么做呢?可能是领导有领导的难处,那是他们的常规工作,那是他们取得政绩进一步提拔必须的材料。可这真把那些想把书教好,连吃饭的时间都紧张的老师害苦了,为了完成“任务”,他们不得不牺牲宝贵时间,痛苦地去做那些明知是毫无意义的事。
再具体说一说写备课笔记的事。这可能是谈论比较多的话题。我敢说,不备课的老师是绝对无法上课的,尤其是在高中教学中。我崇拜那些没有教案,却能在课堂上任意驰骋,指挥若定的老师。当然,我说的是没有教案,不是不备课,即使给幼儿上课,不备课是无法上的。我更艰信,上面说的老师,一定是博览群书,思维敏捷,教学艺术高超的老师。
说说自己吧。上课前,我喜欢对着自己的教学内容,汇映以前的教法,想想现在的情况,再琢磨我该用什么方法去吸引学生,再想想哪个问题问什么样的学生。我会在自己的书上标上不同的符号,什么时候讲解,什么时候提问,什么时候设陷阱,什么时候让学生思考,什么时候开个玩笑,什么时候发点小神经……具体在课堂上,还要随机应变,话语时而如淙淙的山溪,时而像湍急的河流,时而又是大海里的汹涌波涛,还有黎明前的死一般的寂静……我觉得备课,就像作家在完稿之前无法确定他的作品一样,你能把什么定下来呢?所以,我说的意思是,教师备课,就是在构思一篇作品,越精细越神奇越好,而不是到市场上去买一本教案,抄抄,应付检查就是好教师。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写不出好作品,同样,没有大量的知识积累,没有长期的教学艺术积淀也是上不出精彩的课的。用检查备课笔记的方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,要浪费他们多少宝贵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啊!
我就是这样一个偶尔在课堂上游刃有余露出欣慰笑容,更多时候疲于应付,在心里叫苦的老师。
评论